青岛印刷-青岛印刷公司-青岛印刷厂 加入收藏


印刷知识

色 彩 还 原-论文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3-3-30 15:37:18

影响印刷色彩还原的因素

印刷工程专业       学生:张瑞

摘要

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讲述了国内外印刷行业在印品色彩还原技术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彩色印品质量分析的具体阐述,介绍了彩色印品的质量要求,及如何对彩色印品进行质量评价。第二部分则是具体讲述了印刷过程中的色彩还原及影响色彩还原的因素,并写出了如何调控这些因素。最后一部分又承接上文讲述了如何印制高质量的彩色印品

关键词

色彩还原、色差、图象阶调层次、电子分色

Deoxidation factor affecting the color printing prints

the project special field student: Zhang Rui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partially narrat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printing profession in the introduction in the India color return tooriginal state technology aspec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question. The paper first part through to the colored India qualityquantity analysis concrete elaboration, introduced the colored India'squality requirement, how and does carry on the quality appraisal tocolored India. The second part specifically narrated the factor whichin the printing process color return to original state and theinfluence color returned to original state, and how wrote hasregulated these factors. How last did the part continue preceding textto narrate has printed high grade colored India.

Key word

The color returns to original state, the chromaticaberration, the image level, an electronic minute color

 

 

绪论

彩色印刷是用彩色方式复制图像或文字的复制方式(与此相对应的只有黑白的印刷方式,或称单色印刷)。它包括了许多步骤,或称转换过程,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彩色复制品。

印刷术发明以后,一些书籍与图画都用单色印刷,一般常用黑色,有时用红色或蓝色,随着文化的发展,对印刷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便创造了在一张纸上印几种颜色的图书,开始出现了彩色印刷。

彩色原稿的印刷复制过程,通常可表述为图像信息的色分解和色还原两个过程的组合。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条件的不理想,色差是必然的。色差主要来源三个方面。一是原稿自身由于拍摄过程和材料而造成的色偏,以及呈色介质变色(色衰减)造成的色偏;二是色分解过程中的色差,主要是光源、镜头、滤色片、光电倍增管和感光材料等的误差;三是色还原过程中的色差,主要是纸张、油墨和印刷工艺等的误差。

  现时期印刷企业追求的无非是完美的再现彩色印品的色彩,但现如今的印刷技术在再现原稿图像色彩方面不存在着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印刷彩色图像,实际是复制自然世界的景象。印刷工艺不能直接把立体的景物复制到平面的介质上。照相设备把景物投影到感光材料上或记录到光电转换器件中,然后作为原稿交到印刷工艺。原稿表现实际景物的形状、彩色和亮度特性。为了使印刷图像更接近实际景象的观察效果,我们应该了解原稿记录的景物特性与它在自然世界的观察效果有什么不同。对于二者差异分析的技术细节将另文表述,这里主要指出在常规四色印刷工艺中,这是被有意无意忽略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目前四色印刷工艺习惯上从扫描原稿得到的CMYK信号开始调控相关参数,结果使得印刷图像的亮度特性与实际景物产生较大差异,这本来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四色印刷颜色空间与景物反射的光线颜色空间相比小很多,注定了印刷图像的彩色特性与实际景物之间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明亮颜色的饱和度损失严重,连同以上原因,这就使得四色印刷图像颜色沉重单调,缺乏层次,缺乏光彩。

  经过专家不懈的实验研究,以上两个问题已经在高保真印刷技术中得到统一解决。高保真分色技术以视觉感知颜色的亮度,调控印刷的中性灰成分;以扩大的印刷颜色空间,映射感知颜色的饱和度,使印刷图像效果更接近实际景物的观察效果。从这一效果可以说,高保真印刷技术是印刷技术发展史上新时代的标志。这一技术,将推动精美印刷、个性化颜色印刷、色彩防伪印刷的发展应用。

1 彩色印品质量分析

1.1  彩色印品质量要求

对于彩色印刷品的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墨色鲜艳,画面深浅程度一致; 

墨色厚实,具有光泽;

⑶网点光洁、完整、圆实、无毛刺;

⑷符合原稿,色调层次均匀清晰;

⑸套印准确;

⑹文字字体有笔锋,线条正直;

⑺印迹夕观无折皱、无油迹、无脏污、无指印、产品整洁;

⑻背面清洁,无脏迹;

1.2 彩色印品质量的评价

彩色印刷品的质量评价,受着三方面的制约,一是原稿本身的艺术和技术质量;二是彩色印刷品对原稿的接近程度;三是彩色印刷品作为商品使用的复制质量要求。

印刷品是不能脱离开原稿的,而各种原稿的艺术和技术质量又是千差万别的。由于彩色制版、印刷方式与条件的缺陷,也是不能完全忠实不变地复制还原原稿的。彩色复制,既要以原稿作基础依据,又需要在复制时作再分配调整。
   接受印刷品的是客户、读者,印刷品质量最终是要由客户按使用质量标准来评价的。由于客户的主观心理要求、文化素质、使用目的等不同,要确定印刷品——尤其是彩色印刷品的质量评价标准,是比较困难的。早期的彩色印刷,大都是由生产者和接受者按其各自的主观愿望和要求,来进行主观评价的,常常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但是,对彩色印刷产品,如果一直停留在凭生产者和接受者双方各自的主观感受和判断来评价质量,没有一个客观的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也就无法进行标准化的印刷生产,更不能进行技术工艺与质量管理。这显然不利于印刷生产,更不利于印刷向现代化发展。随着印刷科学技术基础理论与色彩理论的逐步充实、系统化,已经逐步详细地把人们的主观视觉和心理感受,进行了系统性的综合分析。彩色复制印刷品的质量指标,有一大部分是可以用客观量(物理量)加以表述或衡量的,并且已同印刷品的复制再现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同时,也不排除人们对彩色印刷品画面提出具有代表性的主观心理要求。这方面也已纳入到彩色复制的调整因素和调整规律之中,使彩色印刷产品能经得起接受者符合一般规律的评论。这就是说,对彩色印刷产品的评价,可以归纳出一些主观评论与客观衡量标准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1.2.1  阶调层次复制再现的评价因素

印刷品的阶调与层次分布,是表现形象和明暗的主导因素,是首先进人人们视觉的刺激。而客观景物又多在人们的主观观念中留有综合性的印象,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对印刷品画面提出典型化的、并且提高了的艺术要求。比如,希望画面的主体突出,亮部层次鲜明,暗部层次稳重,光线立体感真实或强烈。但是,由于印刷品的阶调反差被限制在比原景物或原稿都小得多的范围内,复制过程中必须做较多量的压缩,并调整层次再分配。其复制调整后的再现结果,不一定都能满足人们的主观要求。
 较为有利的一方面是,人们对画面阶调明暗、阶调层次的大致主次关系、对比比例关系的主观感受评价,以及其在人们视觉明度中的响应,除了个别的艺术心理要求外,是比较接近的。如果把普遍的主观感受作系统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到更多共同点。美国画家孟塞尔在这方面作过客观的研究和综合分析,创立了孟塞尔颜色立体系统。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原稿阶调密度层次的分析,结合阶调层次复制再现演变规律,并加人人们一般的视觉感受与印象观念的主观评价因素,设计具体原稿的阶调层次复制曲线,进行分色制版的阶调层次再分配调整。这就可以把主观评价与客观衡量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使印刷品的阶调层次再现及其评价能有代表性。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在做具体原稿的复制工艺设计,或者进行电子分色阶调层次复制调整,以及对最终印刷品做检验评价时,除遵照彩色复制的一般规律外,总是要掺入人们对客观景物的印象观念,以及视觉感受的心理要求。而主观评价因素,又应把彩色印刷产品的使用对象的主观要求,作为考虑的基点。如果将这些主观评价因素有机地融入彩色图像阶调层次复制设计和制版调整之中,会使彩色图像复制取得比较完美的再现效果。

1.2.2  色彩再现的评价因素

客观景物大都是由颜色的不同变化来表现的,并已多数在人们的主观观念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印象。若从这个角度来说,印刷品色彩对原稿色彩或原景物色彩所再现的忠实程度,可以作为主观评价的比较标准。但是,分色制版印刷的材料、器材及印刷复制方式存在缺陷,自然景物或原稿的许多色彩,是不能完全在印刷品上忠实再现的。尤其是原稿(指彩色片)经常存在的色调偏差,更不能让其在印刷品上忠实再现出来。在做色彩的分解和印刷再现时,必须要做校色调整和适当的再分配,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人为的主观因素。这就使对印刷品色彩再现的评价,既要考虑以原稿色彩为基础,对忠实于原稿的部分,可以按客观技术标准来衡量,对不能忠实于原稿的部分,则附加了一些艺术加工和提高,需要加入主观因素来做评价。
   人们对彩色的视觉感受,会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作用,人们对色彩感染力的复杂德求,会给人们带来复杂而不同的感觉、联想和感情。同时,色彩在表现形象时,又要产生虚实、透视、冷暖、强弱、对比调和等微妙的变化。这样,在印刷品不能完全忠实再现原稿(或原景物)色彩的前提下,尤其是印刷品无具体原景物色彩作为依据时,对印刷品色彩再现程度优劣的评价,就难以统一了。这就需要按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色彩的变化规律以及艺术色彩的一般配合原则来作主观评价。这也是在分色制版做色彩调整分配时所应考虑到的主观评价因素。
   对艺术创作品的复制,人们可以对原创作意识进行各样的评论。但是,对复制产品,则不应以主观感受标准来评价其阶调层次与色彩,而应当以彩色产品对原稿的忠实再现程度,来进行客观的评价。
   用于商品包装或日常生活的其它彩色印刷品,只有制版印刷生产者有条件比较其对原稿色彩的再现程度。而消费者,无法评价其对原稿的再现程度,而是靠人们对自然认识所形成的印象色、观念色,再加上视觉心理所要求的希望色彩等来评价印刷品。

2 影响印刷色彩还原的因素

2.1 印刷色彩的还原

印刷色彩的还原包括印刷色彩的分解、传递和组合

2.1.1 印刷色彩的分解

原稿 :从整个复制工程来说,原稿就是基础,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原稿质量差,即使是最先进的电分机也不可能纠正原稿中所有的缺陷。因此,重视原稿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选择原稿时,要从颜色、层次、阶调、清晰度、颗粒度、反差等这些方面去选择。

⑵电子分色:在实际分色中所使用的光源、滤色片、感光材料以及油墨本身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按三原色分色后所制得的印版,经重新叠印后的彩色印刷品在色相、密度、饱合度上都达不到理想的要求。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增加一个黑色版来弥补上述不足,这就是四色复制的由来。              

⑶整稿: 电子分色后,文件要进一步的调整,才能制作出输出菲林的电子文档。对于图片的修正主要是用Photoshop这个软件进行处理,主要修整内容如下: ①用图章工具进行除脏(包括尘埃、脏点、擦痕等);根据输出要求对图像进行裁剪,做出血位,并调整理图像分辩率、色彩去网和调整清晰度;进一步调整图像的色彩、层次。图像的保存格式。

 2.1.2  色彩的传递

将连续调图像转为网点,记录在感光软片上,然后制成印刷用的印版的过程叫做色彩的传递。

⑴感光软片(即菲林)的制作:A、加网:加网,是将图像分解成像素,每个像素以着墨面积占该像素总面积的百分比来表达层次的浓淡。通过加网来改变单位面积内油墨与空白的相对面积变化。在加网时要注意加网的线数和输出分辨率、网点的形状、加网的角度。B、感光软片及加工过程:曝光是将感光材料装入成像设备。显影:将曝光后看不见的潜像通过化学处理,使潜像变成可见影像。定影:经过显影的影像以外的部分还在感光材料上,影像以外的部分见光后还可以变成黑色,用适当的溶液,除去影像以外的卤化银,才能使影像稳定下来。水洗是除去图像之外的反应残余物,使图像能长期保存。晾干:便于收藏和加工用。加工过程要注意时间长短、温度和药水浓度,每一和文件的网点一致。输出时要做好各种灰梯尺,以便检验网点的正确性。

⑵晒版:晒版是将菲林软片上的图案信息转移到印刷用的印版上的过程。目前使用最典型的是阳图型PS版,晒版的几个主要步骤是曝光、显影、修版、烤版、涂显影墨。晒版最关键的个环节都会影响输出的网点,影响色彩的还原。每天都要做软片线性化,保证输出网点是曝光时间,每一批PS版所需的曝光量都可能有所不同,要通过测试找出正确的曝光时间。

2.1.3 色彩的组合

将黄、品红、青、黑印版按一定的次序套印成与原稿十分接近的彩色图像叫做色彩的组合。印刷时影响色彩还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 材料的选择,包括纸张、油墨。纸张、油墨的颜色,印刷适性,对色彩的还原有一定的影响; ②确定色序,根据印刷的机型和色数,原稿内容确定打样的色序,色序也会影响图像的颜色; ③上版和校版,套印不准,会影响图像的细微层次和颜色;④ 印刷压力,合适的压力有利于网点的转移,压力过大会造成网大扩大和糊版,压力过小又会使网点吃不饱墨而平淡无光泽 ⑤ 印刷的水墨平衡,色彩的正确还原,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控制好水墨平衡,在实际生产,就是如何正确掌握版面水量的大小。水小,版面容易起脏,水大,印迹平淡、色彩不饱合,网点并糊,层次不清等故障;⑥ 润版液的PH值,实际生产过程中,PS版润版液的PH值在4.5-5.5为好。PH值大于6后,会使油墨严重乳化,PH值过低,有的印版空白部分和图文基础会受到腐蚀,还可能影响油墨的传递以及印迹干燥。

色彩的还原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工序人员的素质、设备、环境都影响色彩的正确还原,只有每个细节都规范化、数据化、标准化控制才能保证整个复制工艺的成功。

2.2  影响印刷色彩的因素及措施

2.2.1 原稿对印刷色彩还原的影响及措施

图片色彩鲜艳、层次丰富、清晰逼真的图片(广告),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很难想象,一组偏色严重、缺少阶调层次、发虚变形的原稿,会印出美妙的效果。图片(广告)要满足印刷适应性,选用的图片(广告)原稿应符合如下要求:颜色准确,基本无过大色偏;大小适中;层次分明,清晰度好、不虚不毛;色彩鲜艳、颜色丰富、准确、逼真:反差适中,层次分布均匀;印刷品等二次原稿最好是网线150线以上印品,且不要放大使用;数码相机摄取的照片目前效果均较差,层次、色彩均不能令人满意,且像素值是固定的,应在计算素值后变至适当尺寸,且不要放大;网络下载照片层次少、锐化过度、色彩不准、像素数低,应慎用。

在原稿分析时,我们判断该原稿的高光调、中间调、暗调正常时(正常原稿)就可采用平时工作中所规范的有关数据对原稿的层次、色彩、清晰度的再现进行复制。
  1.高光设定
  找出画面H和S(高光点和暗调)确定高光点和暗调部位。由于对原稿的分析各人看法不一,选择H、S不一致,使分色出的片子出现差异,因此最好在分色前用彩色密度计测试原稿各部位。一个原稿测得的高光调(用B、G、R、W镜)得到的Y、M、C的密度是不一致的,我们需要的是在0.21的密度处(灰场第二级)得到的网点百分比是98%(指阴图网点)。如果在0.18,0.19处作高光点,那么Y、M的网点百分比98%,所以不能选择y、M的光点作为原稿的光点。实际上用W测得的0.2处为光点处得到的网点百分比正好是98%,因此应该选择0.2处为高光点定标。如果原稿没有白色光点,可选用较亮部位颜色的相对色作为光点。如某一个人物画原稿,皮肤光点Y98%、M98%、C96%,那么选择YM的相反色C作为光点,即是B、G、R密度计中R镜测得的网点百分比为亮点,但不能超过0.4,只能是0.3~0.2。因此在分析透射原稿时H0.3,S3.0属于正常原稿。
  2.色彩设定
  原稿色调是客户要求的一种特殊色调。无论何种色调各种特征,对于彩色复制来说,操作者必须仔细分析原稿色彩,做到还原于原稿;色彩的饱和度和亮度达到理想的效果。要达到这个目的,在电分机校色时要正确用色,使主色调达到满意的效果。原稿在相反色过多时可用控制相反色旋钮进行纠正,但切不可以在去掉相反色时影响临近的颜色。尽量做到用基本色做层次;对明亮部分的色彩以间色为主,相反色少放;该绝网的就绝网,突出色彩的鲜艳明度。否则相反色过多会造成基本色部位发暗,色彩失去鲜艳。正常的用色才能达到理想的色彩再现。
  3.原稿清晰度再现
  清晰再现能体现出整个复制品的精神面貌,因此在分析原稿时要考虑到原稿本身的内容和特征原稿本身的清晰度如何。同时还要考虑原稿是人物还是风景或是静物。如人物肤色一般表现要细腻,头发等其它部位要清晰可辨。因此原来在M版中用G镜改用R镜,那么人物的肤色会光滑细腻,头发等其它部位层次轮廓清晰,使复制品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2.2.2 关键因素及其措施

网点变化

印刷中原稿的浓淡层次是靠网点的大小来体现的。彩色印刷品是用网点角度不同的黄、品、青三块印版套印来再现原稿的色彩和阶调的,还要加一块黑版以弥补暗调的不足。在胶印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网点扩大在所难免。网点大小的变化会引起印刷品颜色深浅的变化,印刷颜色的深浅并非总与网点百分比成线性关系。在光学密度值小的一端,网点面积的增大对色调密度的影响,远比光学密度值大的一端小得多。要使得两个较明亮的色调之间产生差别,就需要使网点面积覆盖率有较大的变化;相反,欲使两个较暗的色调能够区别,网点面积覆盖率只需很小的改变就能实现。在亮调区,网点百分比的细小变化对色调的影响较小,眼睛不易察觉;在暗调区,网点百分比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色调显著变化。所以网点大小的变化对于图像复制色彩的影响是复杂的,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暗调部分网点的控制尤其重要。

 油墨

油墨本身的结构、性质等特性,对色彩的还原产生直接影响,颜料用以形成颜色;连结料用以提供粘度;附加料能增加油墨的流动性,使油墨变稀并降低油墨的粘性,并加速氧化剂的干燥反应,提供耐磨性、光泽性等作用。彩色印刷中,常以油墨的实地密度、网点增大、印刷反差和叠印率等参数来衡量印刷品的质量,这些参数均与印张上墨膜厚度有密切关系。墨层太薄,油墨不能完全覆盖承印物的印刷区域,颜色必然淡,光泽度不够。通常墨膜厚度在1.0μm左右,再增加墨膜厚度,密度也不会增加。相反,由于墨层太厚,网点会增大,层次并级,阶调与色彩等均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色偏,所以控制墨膜厚度是色彩还原的重要手段。而墨膜厚度除了受油墨、纸张性质制约外,还受印刷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油墨由于本身性能的差别,如着色力的不同,为达到一定要求的密度值,其墨膜厚度是不同的。控制好墨膜厚度是关键。油墨叠印所能再现的颜色范围(色域),是所有色域中最小的。印刷时,需选择色域大的油墨,色域越大,彩色信息损失得越小,彩色还原的忠实度越高。  

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

 

 纸张

不同承印材料,印刷适性不一样。纸张的平滑度、吸墨性、表面强度、白度、施胶度以及伸缩性均与印刷品的质量密切相关。纸张的平滑度决定纸张与印版的接触紧密程度。纸张平滑度和油墨转移率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例关系。平滑度较高时,即使印版墨层很薄,油墨的连接料也会很快在纸面上形成固定的墨层,有利于下一印色的套印,但当墨层增加到一定厚度时转移率不再升高。纸张的白度,即纸张的洁白程度,就是纸张等比例反射各波长的可见光的能力。印刷用纸,除了少数有色纸以外,大多数都是白纸,不同纸张的白度是不一样的。对于印刷,纸张的白度越高越好。只有近乎纯白能够反射全部可见光的纸,对油墨的色彩特征才能充分发挥。纸张的色泽偏黄、偏蓝或偏红,就会使印品产生偏色,影响印品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纸张的白度也会影响画面层次的对比度。纸张白度好,画面的层次感及清晰度相应提高;反之,印品色彩灰暗、对比差。

 

.纸张的平滑度对色彩还原的影响

纸张的平滑度是指纸张表面平整、均匀与光滑的程度。平滑度的高低实际上表现为纸张表面空隙的大小和多少,纸张平滑度对油墨向纸张上的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平滑度高的纸张在压印过程中,能够与印版或橡皮布良好的接触,使油墨均匀转移到纸面上,获得图像清晰、文字笔划完整、色调充实的印刷品。而平滑度低的纸张,印后出现网点残缺不全或遗漏小网点的现象,影响印刷品细微层次的再现,彩色印刷品的色彩和层次主要是利用网点来再现的,而只有当纸张的平滑度符合标准时,才能完全反映阶调的高低和网点的形态,印刷后的墨层实,网点再现好,印刷品表现为层次丰富、色调柔和。对于平滑度低的纸张.通常可以通过加大印刷 压力的方法进行弥补。另外,纸张的平滑度高,转移到纸面上所形成的墨膜表面平整度亦高,形成一种类似镜面反射,这样印刷出来的产品表现为印迹色彩鲜艳光泽好。

.纸张的吸墨性对色彩再现的影响

纸张的吸墨性能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在一定印刷条件下纸张对油墨的吸收程度,主要表现为对油墨中流体部分的吸收,它与纸张的空隙率有关,纸张吸墨性的高低是由纸张纤维间的毛细管现象和填料间的渗透性决定。吸墨性的高低是影响印刷品色彩效果的重要因素,纸张的吸墨性过大,油墨中形成光泽的液体成分一连结料被大量吸收后,颜料等颗粒浮于印迹表面,形成一种漫射状态,表现的色彩光泽度差,若部分颜料被吸入纤维,则造成印迹颜色的密度下降,而且吸墨性大的纸张,在网线版印刷中,网点面积易向四周扩展,进而会影响印刷品颜色的再现,出现墨迹不牢、起粉、透印、颜色暗淡无光泽等弊病。吸墨性小的纸张,印刷后可以获得色彩鲜艳,光泽度高的印刷品,但同时也会由于油墨干燥速度缓慢而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从表现色彩的效果来看,彩色印刷中应使用吸墨性不高的纸张,网线印刷品或高、精细产品必须使用吸墨性低的纸张。

.纸张白度与印刷品色彩的关系

纸张的白度在印刷中的含义是指其对三原色光的反射率是否均衡,反射率越均衡,纸张的白度越高,反之则白度越低。纸张的白度是印刷品色彩鲜艳与否的基础。纸张的白度低,就使得纸张有一定的颜色或灰度增加,它直接影响到印刷后油墨的色相,特别是对透明度高的油墨影响较大。除此以外,纸张的白度还会影响到画面层次的对比度,白度高,画面的层次感及清晰度也会相应提高,印刷图像表现微为色彩鲜艳、阶调层次反差强,光线立体感强,这样有利于色彩的还原。反之,图像表现的色彩和阶调层次灰且平。

.纸张的施胶度与伸缩率对色彩的影响

为了防止纸张过大的吸水性,避免胶印印刷过程中因大量吸水而造成的尺寸不稳定和套印不准等弊病,也是为了增强纸张的表面强度,往往在造纸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胶料物质,这一过程被称为施胶,纸张施胶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产品色彩的饱和度。纸张吸水或干燥后会弓起尺寸的相对变化,而彩色印刷用纸要求在整个印刷过程中,纸张尺寸相对稳定,从而避免套印不准,清晰度下降,层次模糊的情况。

不同用途的印刷品,对其产品的适应性要求不同,对于网点印刷品,强调的是层次与网点再现性、均匀性,而线条文字稿则强调反差、均匀性和再现性。只有充分了解纸张的印刷适性对色彩再现的影响,使纸张、油墨等印刷材料的印刷适性处于最佳的匹配状态,才能印刷出高质量的精美印刷品。

 印刷工艺

油墨的正常转移是决定印刷品呈色好坏的条件。实际操作中,影响油墨转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印刷速度、印刷压力、印刷色序、水墨平衡等。

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决定油墨从印版到纸张上的接触时间的长短。印刷速度与印刷压力是两个相互影响的因素。在压力一定的前提下,速度越快,接触时间越少,密度越浅。通常,印刷速度越高,相应的印刷压力应越大,这样才能有好的油墨转移质量。为保证印品颜色的一致性,印刷速度必须保持一致。

印刷压力

获得高油墨转移率,而油墨转移率的大小又与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印刷油墨的印刷适性等许多因素有关。在印刷速度和印刷条件一定,纸张平滑度、油墨塑性粘度等印刷适性一定的条件下,油墨转移率与印刷压力的关系大致如此:当印刷压力过低时,油墨与纸面不能充分接触,致使印迹空虚不完整;再适当增加印刷压力时,油墨转移率也随之增高,几乎与印刷压力的增长成线性关系,但当增加到一定的值的时候,油墨转移率不再随着印刷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压力太大时,就会出现网点严重扩大现象,使印迹模糊,密度反而降低。压力过高,还会发生滑移、摩擦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套印不准,严重影响色彩的正确再现。故要选择合适的压力。

印刷色序

印刷色序会直接影响印刷产品的质量,为了获得良好的复制效果,必须遵循下列原则:根据三原色的明度排列色序:三原色油墨的明度反映在三原色油墨的分光光度曲线上,反射率越高,油墨的亮度越高。所以,三原色油墨的明度是黄>青>品红>黑。根据三原色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排列色序: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取决于颜料和连接料的折光率之差。所以,透明性差的油墨先印,透明性强的后印。根据网点面积的大小排列色序:一般情况网点面积小的先印,网点面积大的后印。根据原稿特点排列色序:每幅原稿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属暖调,有的属冷调。在色序排列上,以暖调为主的先印黑、青后印红、黄;以冷调为主的先印红,后印青。根据设备的不同排列色序:一般情况下单色或双色机的印刷色序以明暗色相互交替为宜;四色印刷机一般是先印暗色,后印亮色。根据纸张的性质排列色序:纸张的平滑度、白度、紧度和表面强度各有不同,平、紧的纸张先印暗色,后印亮色;粗、松的纸张,先印明亮黄墨,后印暗色,因为黄墨可以遮盖掉纸毛和掉粉等纸张缺陷。根据油墨的干燥性能排列色序:实践证明,黄墨比品红墨的干燥速度快近两倍,品红墨比青墨快一倍,黑墨固着性最慢。干性慢的油墨应先印,干性快的油墨后印。单色机为防玻璃化,一般最后印黄色以利迅速结膜干燥。根据平网和实地排列色序:复制品有平网和实地时,为取得好的印刷质量,使实地平服、墨色鲜艳厚实,一般先印平网图文,后印实地结构。根据浅色和深色排列色序:为使印刷品具有一定的光泽而加印浅色的,先印深色,后印浅色。风景类产品的青版图文面积远大于品红版,依据图文面积大的色版后印的原则,宜采用黑、品红、青、黄色序。

水墨平衡 

胶印中,控制好水墨平衡是至关重要的,水墨平衡的控制不当也会严重影响色彩复制质量。平版印刷中不能没有水,但印版上的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水分过大时,印刷品出现花白现象,实地部分产生水迹,使印迹发虚,墨色深浅不一。与此同时,纸张的变形量增大,图文套印不准;水分过小时,先是在印品的空白部分出现墨污,引起版脏,随着时间的延长,油墨渐渐地堵塞了非着墨的部分,出现“糊版”。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因素外,具有印刷机工作时间的增长导致油墨温度升高是无法避免的,油墨温度的升高会引起油墨粘度的下降,而油墨粘度的变化对油墨的分裂和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必然引起印刷品颜色的变化。

3 如何印制高质量的图象

处理好摄影图片的反差, 处理好彩图中的白和黑, 处理好色彩的正常关系。处理色彩的四项要领:                      

加色和减色不能过量

保持色彩的色量与光量等级关系,对某一色彩进行调整时,不能把亮调部分的色量超过中调部位的色量,不能把中调部分的色量超过暗调部分的色量,要保持色彩的色量与光量等级的明暗、深浅关系。

掌握色彩的空间距离变化规律。

掌握色彩冷暖变化规律。

通过调节以上因素以及在印刷时遵循以上各个措施从而印制一副满意的彩色印品。

 

 

 

 

致谢

本论在王金玲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黄颖为. 柔版印刷中网点扩大变形的研究[J]包装工程 , 2005,(06) .

[2] 刘娇. 怎样通过控制网点扩大来提高印刷质量[J]. 包装世界 , 2003,(03)

[3] 汤学黎. 影响印刷品色彩评价的因素[J]. 印刷世界 , 2006,(12)

[4] 陈士文 .彩色印刷的标准观察条件[J]. 广东印刷 , 1997,(02)

[5] 廉洁. 学习《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标准的体会[J].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 2001,(03)

[6] 董向东. 系统分析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因素[J]. 印刷技术 , 1997,(06)

[7] 王传玺. 周世生.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J]. 印刷世界 , 2004,(07)

[8] 张玉好. 周世生. 印刷品质量检测的方法[J]. 印刷世界 , 2003,(05)

[9] 王毅周世生. 印刷行业颜色复制的标准照明与观察条件[J]. 印刷世界 , 2005,(05)

[10] 姜东升.陈彦. 纸张特性与彩色图像复制的关系[J]. 今日印刷 , 2006,(09)

[11] 王新成. 纸张的白度对印迹墨色的影响[J]. 广东印刷 , 2006,(02)

        

 

 

 

  

加入收藏 |  客户留言 |  关于911印刷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网站首页
↑TOP
 

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
copyright 2016www.911ys.com 青岛印刷厂 电话:0532-85102079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业务咨QQ:176667966, 呼叫中心:0532-85102079 (周一至周六:早8:00—晚18:00) 青岛市李沧区黑龙江中路777号,版权所有@2009-2012 鲁ICP备09044020号